http://forum.businessweekly.com.tw/topic.aspx?fid=11&tid=87
桑粥剛看到這標題就心嚮神往了起來,裸奔耶,這是一個多好的題目啊!商周終於踏出這一步,探討這麼細微的民生話題,桑粥該怎麼配合這個話題操作呢?看來是要把自己壓箱的動作片拿出來了…
雜誌拿到手就趕緊翻開閱讀,這期題目真是太精采了、太令人期待了。
疑?此裸奔非彼裸奔啊?桑粥心中不免失望...不是,是鬆了一口氣。果然商周就是商周啊,報導如此專業,下標如此神妙呀。
咳,在這個時代,Facebook已經是多數人生活不能或缺的一部分,根據某本熱銷書的理論,Facebook這個新興社群網站甚至超越電子郵件,成為新一代年輕人溝通的首選訊息傳遞工具之一。但大家知道在你按讚的時候,你的許多個人資料也被社群網站取得嗎?在它們面前,你幾乎沒有祕密,這就是第1228期商周的封面故事之一,「新裸奔時代」要告訴你的。

大家花時間看到這裡,應該都知道「新裸奔時代」的意義了,那今天就到此告一段落吧,桑粥下台一鞠躬… (老編:最好是這樣,該講的妳還沒講哩!)
嗚,這工作真命苦,因為老編看到這期報導中關於FB隱私設定的教學,覺得這教學實在是太實用了,應該要讓每個人都知道,保護好自己的個人資料,所以脅迫…嗯…指示…ㄟ都…提醒桑粥在粉絲團上跟大家分享。
跟隱私相關的設定有三個,分別如下圖:
(圖是桑粥含淚重新製作的,搭配周刊裡的P.134的文述,撰文者為楊士範。)

1.「與Facebook連結的清單」 - 不想陌生人來煩,別對所有人開放
基本資料的預設值是開啟給所有人,一般建議是把朋友名單改為僅限本人讀取,而如果你不想被陌生人家為好友、發訊息或是被找到,你可以把這些要求都改為限「朋友的朋友」。

2.「在Facebook站上的分享」 - 避免內容被亂看,只有麻吉能瀏覽
這部分是你發佈的內容(動態、照片),還有其他人分享和你有關的內容。見義是把發佈的內容、關係、被貼標籤的照片和影片改為設定成「朋友」才能瀏覽。
而打卡功能涉及到標示你在哪裡,你可以改為僅限本人或是朋友。點選最下方的自訂設定,由其他人發佈分享的內容中,取消朋友可幫你打卡的選項。

3.「應用程式與網站」 - 擔心遊戲偷資料,應用程式都殺掉
臉書的預設,幾乎允許外人透過你的朋友取得跟你相關的所有資訊與內容。建議將這部分全部取消,畢竟你根本沒有使用這些程式,你的資料不應該輕易被別人取得。

4.「應用程式與網站」 - 別讓別人出賣你,快取消個資分享
如果不確定之前允許了多少小程式或小遊戲存取你的資料,建議先全部移除,之後注意哪些要存取你個資的程式要求了哪些資料。

照上面這保護個人隱私的秘帖良方作設定,心中是不是覺得踏實多了?不過桑粥想邀請各位粉絲來討論一個問題。
社群網站的本質是「分享」,把人與人之間的那道牆移除,用更簡單方式在廣大的網路世界裡認識朋友。對自己的隱私作了這麼多的限制,是不是也失去了加入社群網站的意義?(不過對第三方應用程式的資料隱藏還是要滴)
某個桑粥想不起名字的偉人說過:「當你得到的比犧牲的來得多,你似乎也不會去計較那一點犧牲。」
大家覺得呢?
..
....
......
.........
(老編:等一下,那句話到底是誰說過的,該不會是你自己吧,給我交代清楚呀!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